自從開始經營自媒體後,我也經常到臉書社團分享自己的創作內容,因為這些社團的版主都把學習成長氛圍經營的超好,讓人覺得內容有價值感外,也願意主動分享所見所聞。
因為幾乎都是經營一陣子的臉書社團,裡面早已累積不少「話題高手」和「視覺敘事大師」(臉書社團特有的頭銜),他們都很樂意幫大家解惑,也會主動分享優質的內容。
有些社團也會管理社團品質,禁止發布純廣告內容,如果要分享自家品牌的行銷創意,也須說明這檔企劃創作歷程或創作經驗,讓社團內的成員也都能教學相長。
內容大綱
為什麼要加入臉書社團
🔺獲得創意靈感、更新流行資訊
我自己除了習慣透過新媒體的電子報、Google Trends隨時保持對流行議題的敏銳度,更喜歡在社群媒體激發創新思維。在欣賞行銷案例的同時,我也會思考如何套用自己正進行的專案上。
延伸閱讀:市佔率下滑,除了「創意行銷」你還有這5種方法
🔺人脈連結

有些臉書社團的版主會舉辦實體/線上講座,一來版主的專業已經被大多數人認可,二來如果對講座內容有疑惑,也可以直接詢問主辦單位,或是參考過去參加者的心得。不像大部分票卷平台、課程網站,只能透過廣告文宣了解講座內容,可能去了現場才發現和自己期望的有落差。
延伸閱讀:建立人脈,由吃飯人數決定!
🔺同溫層互相取暖
這個世代的行銷人超級不孤單的!因為行銷已經變成非行銷領域也想學習的技能,在社團裡可以見到各行各業(許多人會自我介紹),發現不管是想推銷課程的講師、希望透過線上影片增加名氣的舞者,甚至是一間小攤販,都有學習行銷方面的需求,會發現真的很多人在努力學習,也可以聽聽別人分享行銷工作的心得。
行銷人都適合的臉書社團
✔️品牌行銷元宇宙 Meta Marketing

創辦人江仕超 超哥,經常在社團分享實用長篇乾貨。社團裡討論的主題包含以下範疇:
- 行銷策略:流量池的優缺點、品牌行銷的風險等
- 廣告內容:社群創意、廣告內容與效益等
- 數位與電商:銷售文案、數據分析等
- 其他行銷議題:品牌定位、訂價策略、會員經營等
✔️集知會所

發起人大多在廣告、行銷業打滾多年,主要是希望圈子裡的新血也能透過前輩們的分享有所成長。主要交流「創意知識」,包含創意行銷、創新商品科技、體驗、服務、社會設計。社團裡的熱門貼文標籤如下:
集上週重要的事
每週一分享上週重要的事。因為社會議題、最新的政策、影視娛樂等都是行銷人適合在創作中結合的內容,所以也會分享除了行銷、廣告相關的時事。
集分享、集觀點
只要是有創意的知識都可以分享,如果是自己的觀點或作品,屬於「集觀點」,他人的案例或有啟發性的資訊則放在「集分享」。
野生創意
台灣常出現民間發起的創作,雖然沒有專業背景,也不是為了品牌行銷,卻能在各大社群帶起風向。比如寶可夢阿伯、捷運擬人二創圖、美玉姨 chat bot、Twitter上的自創影片等。
PS. 集知的medium有收錄過去的野生創意內容,新進的成員也可以隨時複習
適合社群人的臉書社團
適合對線上社群平台、線下社群經營有興趣的人(基本上從事網路行銷的人都很適合)
✔️社群丼

創辦人是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傑哥。討論核心包含社群廣告、社群內容、社群策略,也很常在裡面看到大神們分享自己的漲粉策略、社群平台的新功能和火熱的行銷案例。
貼文經過審核才能發佈,所以只附上兩三行文字就轉貼過去是不會通過的!版主也會判斷內容的正確觀念,像是「推薦大家去買假粉絲」這類的內容就不會被通過。
也可以在社團裡介紹自己的團隊或公司,但必須包含完整的社群行銷執行過程,或是分享活動背後的思考邏輯,不然會被認為是單純的宣傳資訊,這樣也是不會被通過的哦!
PS. 社團裡還有一則貼文是專門發布社群行銷職缺的,正在考慮轉職或找更理想社群工作的人可以去參考看看!
✔️cmx 給社群經理的社群

CMX 的全名是:Community For Community Leaders,也就是給「社群經理」的社群。才成立兩年左右就已經舉辦上百場線下活動,動員力真的超強!創辦人是曾擔任 Airbnb 台灣香港社群經理的Ariel(周宛均)。
另外,每月會舉辦一次「CMX 給社群經理的社群大聚」和「CMX 社群人物小聚」,邀請行銷、BD、廣告等圈子的人物,或是社團裡的成員來演講,許多參加者在活動後會無私將講座心得分享在社團裡,讓沒有機會參加的成員也可以學習。
週間也會有 CMX 讀書會(一個月 3 場)和 CMX 晚餐趴、CMX 桌遊大賽等活動。讀書會通常邀請各個領域的前輩擔任導讀人以及客座嘉賓,像是理想生活設計的Zoey、簡報老師張忘形,甚至連民眾黨文宣部副主任都曾參加過他們的讀書會。不過通常活動報名都是秒殺~~要經常關注最新通知才有機會報名到。
適合文案人的臉書社團
✔️文案人聊文案事

社團裡分享各種有關文案創作的案例,也可以把自己的創作內容發到板上,會有很多熱心的前輩或同業給你建議哦!
比較特別的地方是,近期有很多成員會在社團裡自我介紹,讓我發現「文案」這件事不是只和行銷工作有關,電商、社工、講師、設計,甚至是編劇和工程師,只要想學習與文字有關的創意思維,都需要學習文案創作。
社團創辦人(文案的美創辦人)林育聖曾分享過他學習文案的歷程,提到創作文案這條路上,經常會碰到「你覺得很重要的東西,在別人眼中一文不值」,所以單純文筆好並不能稱作好文案,同時也需要符合市場口味才行。
PS.社團裡也有文案職缺需求的貼文,想找相關工作或找人才都可以多加利用!
對了對了,我是品牌女子A娜🙌🏻
如果你想學習有關行銷的實用技巧、行銷工作秘辛,或是了解一些行銷案例背後的思維,歡迎追蹤我的IG!